L.YH又给我发消息了。说了一堆无关紧要的话。问我新来的实习老师跟我熟吗?流言蜚语如何应对,并给了我解决之法“没有这回事,只是我一直在你身边缠着你”。我还能说什么呢?我确实不认识他,微信的好友不过是出于公事。我自然也不可能煞有介事地私聊提及。
另外就是她的生日礼物。我自然不可能亲自过去送。也难托人转交。当下来看只有委托他人。为什么还有这个想法?我自己也不明白。
她又改个性签名了。我是“苦捱”,她改了“捱苦”,很难不联想到一起。后面又改成“誓言如蒲公英,一吹就散了”。究竟是对谁?对我这个“前任”,还是“现任”?
看了看论文到夜半,想想还是再说些什么为好。草草编辑送出,虽迟但到应该不显得特别冷漠。
书,或早或迟再托人转交。毕竟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多我这一份不多,少我这一份不少。你想提前知晓书名,也无所谓。另外,有些话你我不妨说得再直接一点,这样也不必耽误你在我这个“前任”上这纠纠缠缠。所以直接说就没什么隐语也不会带上拙劣的双关——看了几次确乎如此。
偶然看见你的签名更替,也许是我穿凿附会但很难不让我联想。我幻想你我感情有残月复圆之势,可实际呢?如你所言“誓言如蒲公英,风吹即散”。那些意气用事而所做的约定不过随着身份改变,关系破碎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虽然几行几句的文字消息,可是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然而那会是对谁说的呢?对我是你对当下感情的背叛,你成了自己很讨厌的人那类;对别人那就算得我自作多情,不过无所谓。
权且让我把我所想的附加与你:怀念。对我而言,是我经历太少而闲时太多,最后惹得心烦,自然而然落入无尽的空想与妄念。我忘不了你,当下看确乎如此。我把一切一切的怀念导致的压抑情绪附着在记忆中的你。所以我在脑海里不断的追忆你我,就像我仍然处在那时那刻一般。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很满意我的状态——故作深情,虽然鲜有观众。换句话说,怀念你是因为还没有别人走进我的心扉。然而,在我看来于你不需要这样,毕竟你已经找到新的现实替代。我大可不必自欺欺人地说你同我一样会“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守着那个虚妄的誓言。实际如何上我也看到了,毋庸置疑。
说到这,我想也没什么好避讳。退一万步说,如果你我真的有机会去在一起谈谈所谓的未来。我想你也不会接受我在中间这段约定的空窗期之间夹杂着对别人掺杂着爱恋。毕竟这种经历不过是伤人的短刃横亘其间。虽然我也没有新欢旧爱。
这些消息,你看不看得见,你会不会仔细看都无所谓。毕竟这就像其他许多你看不见的消息一样,不差这一条。我也在脑海里盘算过无数个后续。最坏不过是再进黑名单,何况也不是没发生过。倘若真是如此,书我自然也会识趣地保留。所以书名我还是先说了吧,也许在日后某天你会想找来看的。《亲密关系(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罗兰·米勒;《道德三部曲》.人民文学出版社.安德烈·纪德(存目,没带)
还能有什么说的呢?祝你幸福?我想没什么幸福的不幸福的,大家挺好。何况,我没那么大度坦然见证你当下的“爱情”。
Comments NOTHING